職業定義:
運用救護知識和技能,對各種急癥、意外事故、創傷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施行現場初步緊急救護的人員。
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常見急癥進行現場初步處理;對傷員進行通氣、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搬運、護送傷病員;現場心肺復蘇;在現場指導群眾自救、互救;開展群眾性現場救護知識普及培訓。
職業概況:
現場救護是我國現有急救醫療服務體系(EMSS)中的薄弱環節,也是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的關鍵所在。現場救護及時,處置恰當,能為后續的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礎,并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和病殘率。醫療救護員能在及時的現場救護過程中起到“挽救生命、減輕傷殘”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我國各種意外傷亡事故有所增加。意外事故已成為社會人口的第4位至第5位死因,且為45歲以下青壯年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意外傷亡曾被稱為現代社會被忽視的“疾病”,不僅危及生命,更因其致殘率高(嚴重創傷達36.1%),傷后潛在壽命損失大,醫治創傷所需的費用高,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發展,是當今我國乃至全球嚴重的公害。在發生各種急癥、意外事故、創傷和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等情況下,現場救護極為重要。嚴重創傷患者從受傷開始至得到有效救治的這段“黃金時間”,決定了絕大部分傷員的愈后狀況。一個健全的院前急救系統是確保傷者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的前提,這就要求在重視急診與急救專業人員培養及群眾性救護普及教育的同時,亦要十分重視醫療救護員的職業教育。但是,醫療救護員的職業培訓還是一個空白,這直接影響到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大多數歐美國家從事院前急救的人員,大致有急救技術員(EMT)和急救醫士(EMT-P)兩類。高中畢業后經6周左右初級救護專業(基礎生命支持,BLS)培訓后即可獲得EMT資格,可到救護站、消防隊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高中畢業經半年左右的急救專業培訓,即可獲得EMT-P的中級職稱,亦可從事相應的工作。這樣,由EMT和EMT-P在救護車或消防車上服務,較之配置急救醫師更為合適。
國家將醫療救護員確立為職業,并進一步規范和提高醫療救護人員的職業能力,對于有效保障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所需醫療救護人員的絕對數將是巨大的。目前我國達到一定規模的急救中心就有130多個,急救站點數千個,對醫療救護員需求量超過10萬名。需要配置醫療救護員的部門有城市120急救中心(站),城市119、110、122,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廣大農村的鄉鎮衛生院,旅游景點、游泳場(館)等以及電力、鐵路、大型生產企業等都需設置醫療救護崗位,配備醫療救護員。醫療救護員的市場需求潛力很大。
職業等級:
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醫療救護師、醫療救護師、高級醫療救護師。
申報條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助理醫療救護師: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學生;
2、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并有相關實踐經驗者。
二、醫療救護師:
1、已通過助理醫療救護員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三、高級醫療救護師:
1、已通過醫療救護員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并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發證機構:
經職業技能鑒定、認證考試合格者,頒發加蓋全國職業資格認證中心(JYPC)職業技能鑒定專用章鋼印的《注冊職業資格證書》。權威證書,全國通用。政府認可,企業歡迎。網上查詢,就業首選。
考試時間:
每年統考四次,時間為4月、6月、10月和12月。具體考試日期、地點、方式,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試機構或培訓機構另行通知。
培訓教材:
認證項目 |
教材名稱 |
出版社 |
書號 |
單價 |
助理醫療救護師 |
醫療救護員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9787810728669 |
76 |
醫療救護師 |
醫療救護員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9787810728669 |
76 |
高級醫療救護師 |
醫療救護員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9787810728669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