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货腿打开水真多真紧/国产麻豆久久/9色网站/亚洲网色

設為首頁

網站首頁

職業資格分類

少兒考級

技工證書

合作申請

考證須知

證書查詢

站內下載

合作單位

調整新版職業資格證書工本費..
JYPC職業資格證書照片采集..
關于全國統一調整收費標準的通..
關于規范JYPC職業資格考試..
關于暫停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新..
關于調整職業資格考試范圍的公..
關于統一收取懸掛式證書工本費..
證書
編號
身份
證號
考試
項目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當前位置:文章資訊 >> 圖片新聞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抒寫航天人才培養新傳奇

添加時間:2012-7-10     瀏覽次數:[1799]    [ 字體:   ]


 

學生企業實習

  文/夏星 姚希 楊靖

  浩瀚無際的蒼穹,激勵著中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孜孜不倦地探索,也塑造了偉大的航天精神。作為航天教育事業在重慶市的唯一窗口,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始終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的航天精神,在“面向航天,面向重慶;服務航天,服務重慶”的辦學生涯中,經歷了艱辛的探索與實踐。

  “我們不僅是在教書育人,也是在為中國航天事業服務。”砥礪前行的29年,學院始終堅持與航天企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強學院內涵建設,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質量,為中國航天事業和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

  隨著“神九”遨游寰宇,中國航天事業翻開了新篇章。同樣,這所被授予中國航天工業部“甲級優秀學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精神文明單位”、重慶市“示范高職學院建設單位”、“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勛著名高職院校”等無數榮譽的航天院校,也將乘著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春風,騰空翱翔。

  立足航天

  專業行業無縫對接

  “貼近行業、了解行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何履勝稱。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航天事業走在科技尖端,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重慶的唯一教育資源,學院始終堅持立足航天,優化專業結構調整,促進專業內涵建設,實現了專業與航天事業的無縫對接。

  學院依托航科集團和航天七院的資源優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堅持以工學結合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專業內涵建設路線,即學院所設專業直接與航天企業緊密掛鉤,專業設置和發展方向都與航天企業相互結合。

  在專業建設上,學院專門聘請航天企業專家同學院教師組成10至12人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在其中,學科老師與外聘專家各占一半,每年2次對學校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探討,確保學院專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為了深化專業內涵發展,學院在專業發展方向上始終堅持立足航天、服務航天。學院與航天七院、航天電子設備研究所、重慶航天機電設計院等航天企業深度融合,共同開發針對學院專業發展的實訓項目,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專業發展道路。

  “同樣的專業,卻服務于不同的行業。”學院教務處有關人員表示,在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即便是機械電子、計算機、數控設備等大眾專業,學院也通過與航天企業深度融合,不斷獲得專業內涵發展,學生畢業后也大都直接進入相關航天企業就業。比如,學院的電子通訊專業通過與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289廠合作,建立了通訊設備裝接與調試實訓項目,共同研發學院電子通訊專業的設置和發展,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適應航天企業需要的人才。

  立足航天企業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在學院現有的34個招生專業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數控技術、軟件技術、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被確立為重慶市和航天七院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通信技術專業被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初步形成了三級重點建設專業體系,涵蓋航天工業和重慶地方產業緊缺崗位對應的電子信息、機械制造、財經、旅游、藝術設計5個專業大類的8個專業群。

  內修外引

  教學團隊專兼結合

  學校要發展,教師是關鍵。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上,學院培養、引進、聘用并舉,始終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校、企、研多方聯動,打造了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師資隊伍打造要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重頭戲。”何履勝說,近年來,學院以職教能力提高為抓手,每年投入近300萬元師資建設經費,大力開展師資培訓,積極推進工學結合和項目化教學改革,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扎實抓好優秀人才引進和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在教師隊伍素質提升上,學院充分發揮航科集團和航天九院的獨特優勢,校、企、研聯動,著力推進“雙師型”教師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形成教學團隊的長效運行機制。學院通過與航天七院深度融合,形成了校企人力資源共享、互通、統管模式,學院教師和航天企業技術人員實現了“對口交流”。每年,學院都派出大部分教師團隊進入相關企業掛職鍛煉。不僅如此,學院還積極與航天企業開展科研項目和課題的研究,學院師生直接參與相關項目實驗,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團隊的理論素養。

  同時,依托航科集團、航天七院等企業,學院先后建設了高級電子實驗實訓室、通信終端實訓室等165個包括中央財政支持的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為教師隊伍執教能力和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充裕的硬件資源。

  “校、企、研聯動打造教學團隊,讓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術指導,在實踐中起到示范性作用,讓學生不論是在理論知識還是實際操作中,都能觸類旁通。”何履勝表示。

  此外,學院還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積極開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學院多次組織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出國出境參加執教能力研修或培訓,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高職教育理念,轉變廣大教師的思想觀念。同時,學院多方聘請兩院院士、航天企業專家或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進一步夯實了師資隊伍。

  經過多年的教師團隊打造,學院師資力量得到進一步強化,“雙師型”教師人才的比例接近80%,擁有專職教師311人,教授11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60余名,講師(工程師)125名,實現了教師“引得來、留得住、用得上、可發展”。

  創新培養

  學生就業“無壓力”

  小龔是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剛畢業的一名大學生,早在大二的時候,他就被一家知名航天企業“預訂”了。“沒想到自己能這么順利找到工作。”小龔說,“是學校讓我成為了一名受企業歡迎的人。”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對此卻并不“操心”。學院就業處負責人表示,學院畢業生備受企業青睞,近年來就業率和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學生好就業,得益于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創新。近年來,學院要求各專業從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入手,進行實踐課程改革,按照“基本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順序,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三融合”層次遞進式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三融合”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強調學生理論學習與技能學習交替進行,在基本理論課中融合基本實踐能力與基本技能訓練,在專業理論課中融合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項技能訓練,在專業技術教育上融合綜合職業能力與綜合技能訓練。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靈魂,也是最能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何履勝說,學院成立了專門承擔實踐教學的實訓中心,負責全院教學儀器設備的管理、維護和統一調配、實驗室建設規劃與實施等教學和管理任務。

  同時,學院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始終保持同航天企業為主的企事業單位的廣泛合作交流,“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成效顯著。學院與重慶航天機電設計院、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航天電子設備研究所等企業深度融合,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學生實踐和就業開辟了“綠色通道”。160余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先后建立,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實訓、實習場所。

  為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學院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技能證書考試、各類文體競賽活動、各類社會實踐與科技創新活動。近3年,學院學生在參加市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中,共獲得獎項50余項。在剛剛結束的由教育部主辦的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學院又取得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的好成績。2011年畢業生的一次性簽約率為98.1%,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8.27%。學院連續3次被市教委授予重慶市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建校29年來,學院為中國航天事業和社會培養了2萬多名高技能人才,培訓了各種應用技能型人員4萬余人次。作為重慶市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學院先后獲得“重慶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精神文明單位”、“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教育功勛著名高職院校”等近百個榮譽稱號。

 




 

返回首頁 | IT類考試 | 外語考試 | 考官信息 | 準考證號 | 拼音查詢 | 在線考試 | 招生簡章| 網站聲明 | 隱私安全 | 內部事務 | 佛教典籍 | 新聞資訊 | 聯系我們

CopyrightΘ1999-2023 zgksrz,All Rights Reserved 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11035096號